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奋斗之第三帝国 > 第23节 突破苏伊士运河

第23节 突破苏伊士运河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李德点头,对她也对大家说:“攻占苏伊士运河后,往下中东的问题只能用政治辅之于军事解决。苏联的泥泞季节即将过去,苏军不停地反攻,也难为哈尔德与勃劳希契了,他俩一直坚守在东线,抵御布尔什维克潮水般的进攻。不久后,我们就要重新回到东线了。”

他的话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:鲍曼兴奋地说:“我早就想离开这个拉羊皮不沾草的地言了。”卡尔梅克人可以重操旧业、大展宏图了。由于除米沙外大家不会英话,突击队在西线和南线只能看守机器,不能干他们擅长的敌后特种作战。冉妮亚期待头上回家看看,丽达也希望能够置身于熟悉的环境。最高兴的自然是隆美尔,元首走后他头上的磨盘不在了,他可以为所欲为了。

李德已经对突破苏伊士运河胸有成竹了。下午他召集师长们开会,他亲自主持会议。作战室的墙上挂着19世纪德国最典型的画家里克特的名画:《森林中的祈祷》。李德祈祷在明天一举突破苏伊士,占领西奈半岛。

元首先让冉妮亚向大家讲解。她拿起木棒在沙盘上指指点点,简略地汇报了水里通道的情况:“通过我们管窥蠡测的情况,估计可以在一个小时内让五十个精兵通过造纸厂管子潜入敌人后方。但愿敌人还没有发现这个通道。”她想到那个印度军官,浑身打了个寒战。

冉妮亚继而谈到具体实施步骤,她双手柱在沙盘上,一会上左手背在身后、右手在沙盘上指点江山,一会儿微笑着,一会儿凝神思忖片刻,再度侃侃而谈。她是那样的从容和淡雅,又是那样的敬业与通晓。

据说,金字塔征用了10万人用了2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。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,该通道设计精巧,计算精密,令人赞叹。

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国王的陵墓,建于公元前2650年,比前者低3米,但建筑形式更加完美壮观,塔前建有庙宇等附属建筑和著名的的狮身人面像。

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夫拉,身体为狮子,高22米,长57米,雕象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。整个雕象除狮爪外,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。由于石质疏松,且经历了4000多年的岁月,整个雕象风化严重。另外面部严重破损,有人说是马姆鲁克把它当作靶子练习射击所致,也有人说是18世纪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炮击留下的痕迹。

第三座金字塔属胡夫的孙子门卡乌拉国王,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。当时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时期,金字塔的建筑也开始衰落。门卡乌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,内部结构纷乱。

胡夫金字塔南侧有著名的太阳船博物馆,胡夫的儿子当年用太阳船把胡夫的木乃伊运到金字塔安葬,然后将船拆开埋于地下。该馆是在出土太阳船的原址上修建的。船体为纯木结构,用绳索捆绑而成。

元首讲话了,他得意地谈起突击制造的渡河工具,决定第二天发起攻击。他撇了隆美尔一眼,当仁不让地表示他要亲自指挥进攻。

1942年5月22日,天下蒙蒙小雨,苏伊士运河两岸白雾迷离。冉妮亚与丽达带着卡尔梅克突击队和50多人的德军侦察兵潜入河里。与此同时,英军听到对岸刺耳的金属磨擦声,打开观察孔一看,嘴张得半天合不上了:几辆卸掉了炮塔的坦克拉着硕大无朋的巨型卷进机,铿镪着向河岸移动。

英军大炮轰击,炮弹除打中一辆坦克外,对那个巨无霸丝毫无伤。守军指挥官声嘶力竭地请求空军派飞机轰炸,对方回答:你眼瞎了?没看到下雨呀。

虽然尼罗河换了主人,尼罗河上有许多游船,夜晚泛舟河上,可游览两岸旖旎风光,又可观赏船上著名的东方舞表演。巍峨的阿里清真寺建在开罗以北的山顶上,礼拜殿呈正方形,上有高耸的圆顶为殿中心,四面环有四个半圆殿与正殿相应,还有四根高柱居其中。清真寺西侧正中有一盥洗室,是供穆斯林礼拜时做小净用的。盥洗室四面有四根铁链环绕。清真寺正中盥洗室内,外墙壁是用雪花石瓷砖镶嵌的,所以又被称为雪花石清真寺。

匆匆参观了金字塔,他们向开罗以北出发。天空阴沉沉的,元首告诉她明天有雨,正好渡河。冉妮亚嘴变成了“0”:“进攻?”李德笑而不答,用手把她的嘴扳闭上。

开罗以北三十多公里处一片谷地里,耸立着一个巨大的像卷扬机般东西,远处还有好几个,一些士兵在旁边训练。卷扬机下面有四个轮子,一头高高翘起,长度和高度像一战时德军的巴黎大炮,另一头差不多挨到地下,整个框架用钢轨焊在一起,朝上的斜坡上铺着钢板,这些卷扬机上面都搭着沙砾色的苫布,难怪没有被英国侦察机发现。

李德洋洋得意地炫耀:“这可是我的发明。帝国和欧洲有那么多工匠和技术员,那些所谓的工程师只知道出书挣钱,空有理论知识,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抓瞎了,连这么个小事都要我自己操心。”

冉妮亚敬佩地望着他,脱口而出:“你搞这些我怎么不知道?”丽达插言:“元首要给你个惊喜。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