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七十年代富一代 > 七十年代富一代 第24节

七十年代富一代 第24节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“当时也是为了不让我家的两个孩子去云南,一从学校出来就赶紧把他们塞进了厂子里。当时就怕他们脑子一热跟着去报名了。也幸好文/革已经结束了,不然还得替我家小儿子担心。”赵婶子有感而发。

赵婶子打开了话夹子,就给柳安讲了一路前两年的辛酸。虽然她们夫妻两人都是小领导,还都上过战场,但是比她们官大得多的人都遭殃了,她们怎么能不担心。

说实话,这四十几岁的更年期妇女说起话来,简直是没完没了。也幸好讲的都是前几年的一些事,柳安的兴趣还比较大,不然柳安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听得下去。

赵婶子却对柳安反应倒是很满意,家里面的人都不爱听她唠叨。在妇联里又得端着主任的架子,而且主任都是单独一个办公室,想说些八卦都找不到人。

好不容易到了大队,看到赵婶子还想说,柳安赶紧提醒道:“婶子,我们到了。”

虽然那人推脱, 但柳安还是强硬的把钱塞给他, “这钱你拿去买点吃的也行。”

那人听到吃的两字, 犹豫了一下,还是接过来钱, “我叫陈南,这钱我以后一定还你。”说完就缓缓地起身, 对着柳安再次郑重的说了声谢谢, 佝偻着腰, 颤颤巍巍的往兴华市那边走了。

“你这出手也太大方了些,这种人在城里有许多, 帮不过来的。”赵婶子看到柳安给饼子倒没说什么,但是看到柳安直接就给五毛钱,倒是说了她一句。这钱和东西都是柳安的, 柳安要怎么处置都是她的事, 只是作为老一辈人,也得提醒柳安一下。

“既然遇上了, 就帮一把。要说的话,我差点还成了黑户呢。”柳安笑了笑解释道。

赵婶子以为柳安说的是人贩子那件事,倒是没有再多提,免得勾起柳安的伤心事。只是向柳安解释道:“城里西郊那边,这种人挺多的。看他那么年轻,估计是知青偷跑回来的吧。”

“嗯,那我们赶紧弄完了就回吧。”看到这样子,赵婶子遗憾的止住了话头。到了队上就得赶紧按照流程办事,赶着时间回家。

等忙了大半个月,这些大队才全部都跑了一遍,虽然上面的的文件是,以后还要不定期的继续去宣传。但是这基本就是句空话,能用半个月去跑,已经是够给面子了,以后的事就以后再说了。

西郊那边住的人大部分都比较穷,造成穷的原因,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户口, 可见这个时代城市户口的珍贵程度。

知青偷偷回城的例子其实并不少见,要是家里条件好的还能养得起,要是家里条件不好的简直就是雪上加霜。但是至少偷偷回城了还有些活路,有许多的知青就死在了当地。

特别是云南的知青,当地的医疗条件又差,但是卫生条件却不好,许多的知青就是病死在当地的。不仅如此,还有许多的知青也是饿死的,当地有一种“鲜鱼汤”,就是知青把河里长满青苔的鹅卵石用来煮汤。而那些知青一年至少有一半时间要喝这种汤。之后的轰轰隆隆的知青返城运动,也是由云南的知青起的头。起因也是应为有一位当地的知青产子时一尸两命,而卫生所的医生却醉得不知人事。

但是大部分的知青私自回城之后,他在农村的户口基本也就作废了,自然就成了黑户。

西郊还有些人则是因为,当初农村的户口注销了,但是城里的户口又没弄上。或者是家里面负担特别大的人,特别是只有一个人是城里户口,却要用那点粮票和钱养一大家子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