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言情 >重生之文物大师 > 第七十六章 古玩书画千分利

第七十六章 古玩书画千分利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唐装男异常恭敬的道:“二爷学识渊博,多谢赐教。那这种葫芦窑,现在还普遍吗?”

二爷轻轻一叹,摇了摇头:“清朝雍正年间,葫芦窑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人们对景德镇瓷器品种与花色的需求,于是,一种平焰窑诞生了。这种平焰窑形如半个扣着的鸭蛋,对于烧柴的热能利用更加科学,适合多品种瓷器的同时烧造,所以又被人叫做镇窑。镇窑的问世,把景德镇瓷业推向了最后的高峰。”

张扬虽然有博物馆伴身,但像这样的瓷器史话,却还是头一次听到,不由暗暗点头,对二爷的渊博学识,更是敬佩有加。

二爷放下手中的瓷碗,缓缓说道:“小伙子,你也是内行,咱们就不玩虚的了,这三件瓷器,我报个实价,一起五万块钱,也就买个收藏品了,以后能不能升值,那得看运气。你要是觉得行,那就留下吧。”

这个出价,远远高出张扬的预期。

还有三件瓷器,尚未估价。

二爷拿起那个瓷瓶,更加仔细的观看了一遍,又拿给三爷和四爷。

这一次,三位爷都没有托大,看得尤为细心。

二爷一边看,一边说道:“此瓷丰满,浑厚,古朴,器型线条柔和、圆润,给人以质朴、庄重之感,我没看错的话,这是景德镇生产的瓷器。看这釉色和胎质,应该是葫芦窑所产之物,施釉稀薄,色泽略显青白,辩其包浆,识其形制,这是清朝瓷器的特征,我判断,这件瓷器的年代,在清朝中晚期,这一点,和底部款识大清嘉庆年制符合,到现在,也有两百年的历史了。”

张扬暗暗点赞,心想这博雅轩掌眼的,真不是吹的,瓷器摸在手里,就能断代,还能分辩出来历。

他本以为,这清代中晚期的瓷器,每件只能卖个一万左右呢,没想到对方出了三件五万的高价。

二爷又拿起另外两只瓷碗,辩识之后,说道:“这三件瓷器,应是一套,同窑所出,釉色胎质一般无二。小伙子,我说得对吗?”

“老爷子好眼力!”张扬竖起大拇指。

自己有博物馆,从中得到了诸多比对,翻阅了许多资料,这才能断年识代,而二爷凭的,全是阅历和眼力,这才是真功夫,着实令人钦佩。

旁边的唐装男问道:“二爷,您刚才说的葫芦窑,是个什么窑?听说过哥、官、定、汝、钧等名窑,这葫芦窑,从来没听说过啊。”

二爷哈哈一笑:“葫芦窑,是窑口的一种形制,因窑口的形状前大后小,像葫芦而得名,并非某个窑的名称。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,有龙窑、馒头窑、葫芦窑等形制。宋朝之时,我国北方普遍使用馒头窑,而南方大都使用龙窑,后来宋王室南迁,很多北方的工匠,把馒头窑的技术,带到了南方,和当地的龙窑进行融合,产生了葫芦窑。葫芦窑在瓷器史上,占据着显赫地位,堪称承前启后的古窑典范,尤其在明代盛极一时。葫芦窑兼备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,不仅能够同时烧制不同种类的瓷器,更适合瓷器新品种的烧制,这种窑型的诞生,令我国陶瓷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。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