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桓侯再生 >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 今天第二章

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 今天第二章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“呵呵……”

诸葛亮仔细地看着张懿,眼中闪烁着无比睿智的光芒,微笑着回道,“亮何曾反对迁移治所?寿春三面受敌,势孤难守,确不宜为主公治所,但亦不必迁至江东!”

“孔明以为何处适宜?”大哥也有些好奇起来,接口问道。

“庐江!”诸葛亮淡然回道,“庐江衔江南江北要冲,背靠长江,东临巢湖,有锦帆水军为护,可保无虞。北有寿春为屏,不与曹操治地直接接壤,有战略纵深。西接荆襄,有刘表为藩翼。正是进可攻,退可守之要地!且庐江毗邻丹阳、吴诸郡,主公坐镇于此,亦可起到安抚江东民心之效!”

“亮斗胆,请主公解亮心中一惑……”

诸葛亮没有着急回答大哥,却反过来回问了一个问题。

“孔明但讲无妨!”大哥摆了摆手,微笑说道。

“主公之志,在乎江东,还是天下社稷?”诸葛亮恭声询问道。

诸葛亮的问题刚一道出,徐庶和下首地鲁肃便目射异光,片刻后皆微微颔了颔首。

但厅中多数人却仍自疑惑不解地看向诸葛亮,不知他此问的目的何在。大哥面色一正,略微思索后,朗声回道:“备有生以年,便志在兴复汉室社稷。此生必矢志于此而不虞!““谢主公解惑!”诸葛亮躬身施了一礼,面色恢复成一贯的平静无波,和声说道,“如若主公意欲据长江而守一隅,则迁治所于江东无可厚非;但主公既有意天下社稷,以亮之见,迁治所过江恐怕就有些不宜了……”

在众人有些疑惑莫名的目光中,诸葛亮神态从容自若地说道:“先贤有云,‘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’。先秦诸侯争雄之时,秦独居关西,东有六国合纵为敌,西有戎狄为患,却能历久不衰,扫平六国何也?皆因其处忧患之中,秦君雄心不堕,秦民民风彪悍,关东诸国概莫能敌。然秦灭六国、天下一统之后,却二世而亡,何也?耽于逸乐!诚如张从事所言,‘江东之地,既有长江天险为屏,更有我锦帆水军纵横于大江之上,纵曹操以北地百万之师前来寇犯,亦只能徒呼奈何’,然则,正因有大江、水军为屏,易使人生安枕无忧之心,而堕失进取之志。进取雄心若失,图谋天下社稷又何从谈起……”

“诸葛司马之言差矣!”张懿摇了摇头,反驳说道,“所谓凡事因人而异!据江东便不可坐望天下么?项籍(项羽)亦是起自吴中,为何能不逸于安乐,果断渡江北上。一举击破强秦。诸葛司马莫非以为主公不如项籍乎?”

面对张懿颇带挑衅意味的反驳,诸葛亮只是淡淡一笑,不慌不忙地回道:“张从事莫非忘却一事!项籍纵想据守江东,便能如愿么?可知其时南越之地亦有秦甲数十万,项籍若据守吴中,待那数十万秦甲北上之时,便是其伏尸之日。于项籍而言,起兵渡江北上正是其死中求生唯一之途。如此情形之下。将士用命。安得不成事乎?主公之势,与项籍当日有天壤之别,而今江东平定,山越归心。会稽之南仅余一人烟稀少的交州,可谓毫无后顾之忧!”(注:项羽、刘邦等人起兵反秦之时。在南越地区有50万秦军驻守。

但不知何故,这支庞大的秦军竟然没有回师救援秦庭)张懿所举反例。居然被诸葛亮借用了来作反戈一击!张懿眉心微皱,略一沉吟,继续说道:“寿春四战之地,无险可守,主公仍定州治于此,安危以何为护?诸葛司马之说,未免有些虚无飘渺了。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