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大汉帝国 > 第八十二章 挖祖坟,隳龙城

第八十二章 挖祖坟,隳龙城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“啪!啪!”汉武帝轻轻击掌,大加赞赏:“申公老成谋国之人,所言极是有理!朕也如此以为!”

“要刻石勒功!”一直没有说话的卫绾,猛然间明白过来,大是欣慰:“皇上目光远大呀!只有让匈奴害怕,不敢有二心,治理起来才是水到渠成!”

“对!对!对!”主父偃、董仲舒齐声称是,二人对汉武帝的精明又有了新的认识,异口同声的出主意:“这需要一篇大作!需要一篇大作呀!”

“你们饱读诗书,精通百家之学,可否写就此文?”汉武帝抚着额头,呵呵一笑:“姐夫行军布阵,拿手之极,谋国也不差。可要说到做文章,就非他所长了!朕的意思,我们写好这篇文章,然后用飞鹰传给姐夫。”

汉武帝略一停顿,眼中光芒闪烁:“读书人呐,有时很迂腐,酸气熏天,可是,有时候,一篇文章顶得上千军万马,此事非同小可,一定要全力以赴!”

“皇上,何事呀?”主父偃很是惊奇的问道。

他这问话正是众人心中所想,不由得睁大眼睛,瞪着汉武帝,静等他的回答。

“你们说,打胜之后,大汉接下来该当如何举动?”汉武帝没有回答主父偃的问话,而是反问一句。

“皇上,臣以为,是治理!”主父偃目光深远之人,看得特别远:“开疆拓土,重在治理。唯有治理好了,大漠才是大汉的!”

“主父大人此极是有理!”

文章的作用不小,用得好,一点也不比千军万马逊色,众人深知此事之巨大,无不是陷入沉思。

唯有周亚夫于这些文墨事极是不耐烦,翻着眼睛把这个瞧瞧,把那个瞅瞅,个个拈着胡须,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儿。

“这些读书人,一说起文章,跟打仗似的!”周亚夫嘀咕一句。

时间在无声中逝去,过了许久许久,申公率先表态:“皇上,恕臣无能,作不得此文。”

“此文太大,非文坛圣手不能做!”主父偃笑着摇头:“若要写政论,臣还能对付。”

董仲舒深表赞同:“这在历史上不乏教训,大汉一定吸取。战国之初,魏国最强,名将吴起河西练兵,练就魏武卒,夺取秦国的河西之地。河西之地地势高,俯瞰关中,威胁秦国的国都,若是用得好的话,很容易灭掉秦国。可是,魏国的君主目光短浅,没有发现河西的用处,没有治理。魏国空自拥有河西数十年,到头来,反给秦国夺回去。”

正是因为名将吴起夺了河西之地,秦人才唱出了“赳赳老秦,还我河山!血不流干,誓不休战!”的壮歌。这歌唱了数十年,最后成了秦军的战国,传唱百年。

魏国夺了秦国的河西之地,不能治理,这是战国之世最大的败笔之一了。若魏国治理得好,从河西出发,很可能灭了秦国,就不会有商鞅变法,秦始皇统一中国了。

“嗯!”对这战国时代最大的败笔,汉武帝大是惋惜:“可惜了大好河山!朕,决不做魏王!大漠虽然苦寒,也是大汉的土地,无论如何,要治理好!朕的问题,你们还没有回答呢!再说!”

“首要之务,不是治理,那会是……”申公沉吟起来,突然之间,申公大拇指一竖,赞不绝口:“皇上圣明!目光深远!打胜之后,大汉首要之务便是威慑匈奴之心,要让匈奴不敢生二心,方能治理!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