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五代十国往事 > 五代十国往事 第877章 周行逢治楚(下)

五代十国往事 第877章 周行逢治楚(下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曹衍留给后世有一首《贫女》,我个人估计应该是此时所作,一同领略其文采:

“自恨无媒出嫁迟,老来方使遇佳期。

满头白发为新妇,笑杀豪家年少儿。”

自古以来,造谣的成本低而收益却奇高。曹衍的这套演绎诽谤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丁璹(音同“熟”)的《马氏行事记》就受到曹衍的影响,使周行逢的“阴谋论”以讹传讹。

司马光对比考证了海量资料,去伪存真,最终采信了《十国纪年》的说法,收录进《资治通鉴》,也就是本书前文采纳的说法:潘叔嗣火并王逵是偶发事件,周行逢不预其中。

曹衍经历了两湖割据政权的动荡和灭亡,耳濡目染了许多“惊天秘闻”,这些帖子的标题要么是“不转不是湖南人”、要么是“后周看了会沉默,大宋看了会流泪”、或者“大宋终于震惊了,原来周行逢做了这件事”……再结合自己漂泊大半辈子的痛苦经历,曹衍思绪万千、此起彼伏,于是乎,他冒出个想法,他想写本书。

拉倒吧,他看书还看不下来呢,写啥呀?

他真写了,书名就叫《湖湘马氏故事》,写了足足二十卷。这本书的质量如何呢?司马光同志给出了评价:

“衍本小人,言辞鄙俚,非有意着书,故叙事颠倒,前后自相违背,以无为有,不可胜数。”

动机可疑,文笔垃圾,结构错乱,自相矛盾,漏洞百出,三观不正……

虽然“火并王逵”不是周行逢的杰作,但“结义十兄弟”中的何敬真、朱全琇、张仿,确实是间接死于周行逢之手,特别是张仿,完全是死于周行逢的谗言;潘叔嗣也是死于周行逢之手,而蒲公益、宇文琼、彭万和三人的死则是不明不白,史无记载,不知是死于王逵之手,还是周行逢之手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其中最令史学家痛恨和鄙视的,就是曹衍故意歪曲事实,抹黑周行逢。曹衍回顾一生的悲惨遭遇,把这笔账记载了周行逢头上,如果周行逢能给他一官半职,他怎会忍受乡村教师之苦?又怎会误上张文表的贼船,继而成为全国A级通缉犯?一辈子穷困潦倒,都是因为周行逢!

所以司马光继续说道,“素怨周行逢,尤多诬毁……凡载行逢罪恶之甚者,皆出于衍云。”

司马光认为“火并王逵”事件是一次独立地偶发事件,原因很简单,就是潘叔嗣遭王逵爪牙的敲诈勒索,心生畏惧,为求保命而反叛,周行逢对此并不知情。而曹衍却强行把周行逢捆绑进来,凭空捏造所谓阴谋论,“乃妄造此说”。

曹衍写完后,已经是太宗朝,曹衍将这部“巨着”献给太宗。宋太宗粗略地翻阅一下,叹口气,“抛开内容不谈,这老头子也挺可怜的。”

“太宗悯其穷且老,授将作监丞。”将作监丞,又名“将作丞”,六七品的小官,而且北宋初为养老闲职,只挂职领俸禄,并无实际工作。由此可以看出来,赵光义完全是出于同情,而并非欣赏其才学,更非对其学术的肯定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