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玄幻奇幻 >五代十国往事 > 五代十国往事 第25章 新的斗争

五代十国往事 第25章 新的斗争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被判为“于琮党羽”而受牵连的,还不止这些:

5月15日,贬平卢节度使于琄为凉王府长史;贬湖南观察使于瑰为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刺史。

于琄、于瑰都是于琮的哥哥,当然要算作“于琮党羽”。

剪除“于琮党羽”之后,韦保衡又对残血的于琮进行补刀,再贬其为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刺史。两广,又去一位。

在排挤打压于琮的同时,韦保衡还机敏地捕获了另一个机会,并以此为突破口,发起了另一场政治阴谋,制造了“韦殷裕案”。最近转码严重,让我们更有动力,更新更快,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。谢谢

在拿掉路岩的第二年咸通十三年,722月,贬国防部副部长兵部侍郎、宰相于琮,为山南东道节度使。

5月,再贬于琮为普王的老师,在东都洛阳办公普王傅,分司东都。至此,于琮由退居二线变成了靠边站,失去了所有实权。

还记得韦保衡在同昌公主初亡之时的忧虑吗?他担心自己会因公主的死而失势。他现在陷害的这个于琮,就是一位失势的驸马爷。

于琮娶的是广德公主,是唐宣宗的第四女,也是当今天子唐懿宗的妹妹。也就是说,于琮是唐懿宗的妹夫,是同昌公主的姑父,是韦保衡的姑岳父,而韦保衡是于琮的妻侄婿。

“于琮案”的本质就是妻侄婿诬陷姑岳父……简单吧?

同样是驸马爷,做人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。

于琮是在咸通年67被任命为宰相的,是个很有骨气、很有气节的人。只因鄙夷韦保衡恃宠弄权,不愿趋炎附势,更不愿与他同流合污,就遭到排挤,被剥夺了一切实权,贬出了京师。

把于琮贬出京师,只是“于琮案”的开始,接下来才是高潮:

5月12日,贬李当、王沨、李都、张裼、封彦卿、杨塾;

5月14日,贬严祁、李贶、张铎、李敬仲、萧遘、李渎、郑彦特、李藻。工部、兵部、吏部、卫军将军……正四品的官员稀里哗啦被一锅端,这两批人全被安置在了洞庭湖及岭南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罪名——跟于琮来往密切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