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耽美 >大明元辅 > 第249章 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(中)

第249章 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(中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又次日,已经上疏请辞但还没有得到批复的王之桢再次上疏,在继续请辞的同时,他又题奏道:锦衣卫指挥使缺任已经有些时候了,此前西北之战时锦衣卫明明发现过一些蛛丝马迹,但最终没能坚持要求彻查,这其中也有锦衣卫指挥使空缺的原因。

故此,他请皇帝尽快考虑锦衣卫指挥使人选,并举荐中军都督带俸、武清伯李文全任锦衣卫指挥使,并以“臣深知陛下孝顺圣母”为由,建议皇帝擢封武清伯李文全为武清侯“如故事”。

这道奏疏上去就有点威力了,一时惊得不少言官闻风而动,纷纷交章上疏,弹劾并痛斥王之桢无视祖制,媚上求恩。

王之桢这一波挨骂遭劾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问题主要倒不是出在他推荐武清伯李文全任锦衣卫指挥使之上。

这是因为李文全的身份。李文全何许人也?他是前武清侯李伟的长子,而李伟是皇帝生母慈圣太后李太后的父亲。也就是说,李文全是皇帝的大舅。

这个准辞显然是高规格的,因为一般准许辞任,“诏赐乘传,给廪隶如故事”就很不错了,意思是国家出动公务用车送你回家,并且保证你的待遇不变——退休工资跟上班工资没区别。

然而这里皇帝却在杨巍并无明显殊功的情况下赐了蟒衣,要知道文官级别上去之后混个大红纻丝飞鱼服还算容易,但蟒衣就不容易了,因为按照一般的习俗而言,这蟒衣大多是赐给有大军功的文武官员的。

大明重视军功嘛,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武臣穿蟒衣的反而比文臣多,文臣穿蟒衣那不仅是极大的恩赏,也几乎等同于在自己身上挂满了战功勋章。

例如高务实,他就是因为数次大军功而获赐蟒衣,甚至现在早就穿了坐蟒衣——臣制中蟒衣里的最高档次。

杨巍早年倒是有过军功的,因为他很早以前就做过宣府那边的兵备道(分守口北道兵备副使),后来又做过宣府巡抚、陕西巡抚、山西巡抚——正是此时跟张四维搭上线,而且在俺答封贡之事中还立了功,确保了边境安定。

锦衣卫指挥使不比朝廷中的其他官职,其任职特点和要求只有一个:皇帝信任。

大明朝虽然一直以来有打压外戚的习惯,说起来如锦衣卫这样的特殊机构是不太应该用外戚执掌的。然而之前已经说过,锦衣卫现在文臣子弟恩荫入卫极多,文官化的倾向很强,已经越来越不像是一个能够威慑文官的暴力机关,从皇帝的内心而言,这种局面并不正常,也不应该。

不过这些功劳都是守土之功,并没有太多大明最认可的首级作为支撑,何况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,该赏的早已赏过,所以现在这件蟒衣赏得就比较突兀。

至于什么名贵药材,什么荫一子国子监读书之类,在蟒衣面前反倒不值一提了。

于是到了次日,杨巍又上疏请辞蟒衣和恩荫——药材倒是收了,因为皇帝赐物实际上都是面子大过里子。说是说一批,但比如人参的话,可能就一根,其他也都差不多,加起来拢共也没几个钱。

不过这一次,皇帝就很坚决了,不允辞。杨巍再辞,皇帝继续不允辞,杨巍只好拜领。然后他一天都没等,当天下午就直截了当打了包袱,坐着“公务用车”回山东了。

高务本、王之桢和杨巍的辞任为何都这么快就发生,这个先不着急说,因为高务实做的还不止这些。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