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炮中文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寒门贵子 > 第十三章 醉不成欢惨将别

第十三章 醉不成欢惨将别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履霜为左彣裹了裹大氅,以防沾染了风寒,轻笑道:“谁让他惹到了小郎,能留得一条命在,已经是格外的侥幸了。”

秋分在一旁伺候众人饮茶,听履霜口中的徐佑似乎是什么人见人怕的大恶人,急忙辩驳道:“小郎心底良善,从不主动与人为难。要不是那位杜祭酒杀人夺财,威逼过甚,他也不会落到这样可怜的地步……”

徐佑微笑道:“还是秋分最懂事,我可是十足的好人。”

履霜和左彣同时发出嘘声,何濡调侃道:“是吗?听说七郎在义兴时好武任侠,寻衅斗殴,不知让多少人又恨又怕,莫非都是谣言不成?”

徐佑沉吟道:“孟行春估计要赖在扬州不走了,等于说司隶府明目张胆的将势力扩展到了三吴,从此阖州上下,一举一动,无不在对方的监察之内。三万两白银,动静太大,很难瞒过他们的耳目。”

“此事确实有点棘手,尚需从长计议,不过七郎放心,司隶府没有通天彻地的本事,想要瞒过他们不算难事。”何濡似乎胸有成竹,道:“先让这笔银子多在地下待上一段时日,等用钱时再来取出不迟。”

又过了三日,孟行春查案完毕,具本上奏金陵,同时,刺史府和钱塘县对外宣称,白蛇案中发现的枯骨为多年来陆续失踪的诸多良家女子,部分已经找到了家眷,尚未找到的,也将由县衙拨钱修坟,以祭奠亡灵。此案元凶经查为天师道扬州治消灾灵官席元达,他吃狼奶长大,暴虐凶残,与禽兽无异,本该处以剐刑,念其已然伏诛身死,特鞭尸百下,悬于城门曝晒十日,以儆效尤。

席元达以下,涉案的有七个五百箓将,十一个百五十箓将,其他五十箓将、十箓将、箓生和道民若干,也皆按盗律处以斩、流、徒、杖、笞等刑罚不等。

可以说这一判决让天师道扬州治元气大伤,但事情到此还不算完。紧接着从金陵传来旨意,钦定杜静之治下不严,以致妖人为害,屠戮黎庶,有违天师训诲,命辞去扬州治祭酒,即刻启程回鹤鸣山闭门思过。并裁撤扬州道观七十三处,改建为佛寺,广派高僧弘扬佛法,以革妖惑之风,还兴淳朴之化。

扬州为天师道上三治之一,向来是天师道的大本营,经营的铁板一块,水泼不进。佛教虽然在安子道有意无意的扶持下逐渐壮大,但想要入侵扬州,仍然千难万难。只是谁也没料到,这一次安子道不仅借题发挥,大大消弱了天师道的势力,而且釜底抽薪,直接将佛教送进了扬州。

教派传播,就跟后世开门店一样,想要拉拢民众,必须跑马圈地,沪上广深不开店,怎么辐射全国?佛道二教也是如此,扬州作为楚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谁能在此占据上风,就能在这场绵延千年的斗争中取得先机。

杜静之去位,先前已经见了端倪,但改建道观为佛寺,却是神来之笔,充分体现了安子道的帝王心术,深不可测。

“听说前日杜静之离开林屋山,送行的百姓不过数百人,场面凄冷,乏善可陈。还有不少文人落井下石,作诗相讥,并命仆从在杜静之必经之路上张贴悬挂,纵览扬州治百余年来八位祭酒,属此公声名最隆,也属此公最为可悲。”

何濡颇有幸灾乐祸之意,左彣身子也好了六成,闻言笑道:“都说杜静之道法通神,可他只怕做梦也想不到,自己会有今日的下场。”

小说APP安卓版, 点击下载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